信息名稱:市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紀要 |
索 引 號:014109429/2022-00178 |
法定主動公開分類:市政府常務會議 |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
|
文件編號:第 10 號 |
發布機構: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產生日期:2022-10-30 |
發布日期:2022-11-02 |
廢止日期:有效 |
內容概述:市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紀要 |
|
市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紀要 |
2022年10月21日下午,市長盛蕾在市行政中心清風廳主持召開市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紀要如下:
一、會議集體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市發改委主任潘冬鈴作輔導匯報。
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終胸懷“國之大者”,進一步增強“保護一江碧水”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刻理解《長江保護法》的內涵實質,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綠色的財富觀和科學的開發觀,堅持破立并舉,嚴守流域生產力布局紅線,加快實現沿江生態持續改善、產業發展優化重組和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積極打造沿江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區。要切實擔起法律實施職責,及時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辦事的能力水平,全方位、立體化推動長江大保護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二、會議傳達學習了《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聽取了加快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情況匯報,審議了《常州市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常州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會議指出,各地各部門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等重要論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使綠色成為城市發展的最美底色。
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對照《三年行動計劃》細化每年建設計劃,加強目標任務考核,健全項目實施聯動銜接機制;堅持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融合,增加或設定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圖斑”,充分預留建設空間;要創新融資方式,用好綠色金融債券、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等工具,保障建設項目順利落地。
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對照《責任清單》,細化工作職責,形成權責明晰、各司其職、協調聯動的責任體系,確保履責有依據、監督有抓手、追責有方向,切實為打好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戰、爭創新時代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凝聚強大合力,構建齊抓共管、多元共治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
會議原則通過由市生態環境局提出的《常州市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常州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按規定程序做好后續工作。
三、會議審議了《常州市“危污亂散低”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
會議強調,“危污亂散低”治理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所作出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也是常州市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之題、必由之路。要深化思想認識,充分調動企業和基層的積極性,加強向上爭取、政策集成力度,爭取更多共識,匯聚更多力量,加快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實現“三生空間”的重構。要堅持系統治理,深入調研企業現狀和產業發展趨勢,從整體上考慮片區發展、土地利用和產業規劃,找準突破路徑;落實板塊主體責任,以區為主統籌推進、以鎮為主戰場實施落地,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要掛鉤聯系重點產業或重點片區的整治。要強化要素支撐,在前期規劃上,要做好產業的系統性謀劃,抓好土地、產業兩大核心破題要素;在政策集成上,要梳理實施路徑,細化操作流程;在服務基層上,要聚力協同、形成聯動,全力推動“危污亂散低”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
會議原則通過《常州市“危污亂散低”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后下發實施。
四、會議審議了《關于更加有效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的實施方案》
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加大統計執法力度,充分發揮統計監督“預警器”作用,從源頭上嚴把統計數據質量關,做到依法統計、真實統計、科學統計,堅決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行為。要構建職責清晰、銜接有序、高效運轉的協調聯動機制,推動統計監督與其他監督方式統籌銜接、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切實發揮監督合力。各地區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切實擔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責任。
會議原則通過由市統計局提出的《關于更加有效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的實施方案》,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提請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
五、會議聽取了民生實事推進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會議指出,辦好民生實事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民心工程。各地各部門要加強謀劃,聚焦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明確邊界定位、提高參與廣度、注重普惠共享,保障民生實事項目選題的可行性、多樣性和創新性,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要創新模式,全面擴寬民生實事項目意見征集渠道,注重從人民群眾來信來訪、人大代表所提議案和12345熱線中梳理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算”出反映最集中的民生痛點和治理堵點,“匯”出群眾最急需解決的急難愁盼。要強化問效,加強協調聯動,緊盯進度不放松,全力以赴加快辦理進度,確保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按時保質完成;科學精準評估,用好測評“指揮棒”,細化辦理落實情況的“滿意度測評”,確保民生實事項目真正做實做精,做到群眾心坎里。
會議原則通過民生實事推進情況匯報,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后組織實施。
六、會議審議了審議《常州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常州市普惠托育服務三年行動方案》
會議指出,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供給端資源整合和政策銜接,因地制宜完善社區育幼設施配置,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推動育幼產業與托育服務、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切實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推動完善生育服務體系,著力破除制約女性生育的不合理、不合法職場潛規則,更好幫助已婚青年平衡生育、家庭和工作之間的關系。要理順托幼一體化在辦園許可、業務管理、師資培訓等方面的機制體制障礙,著力彌補“生了孩子沒人帶”背后的公共服務缺失,不斷提升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
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聚焦青年生育意愿和現實考量,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在促進人口發展、家庭建設、生育支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對適齡人群婚戀觀、家庭觀的教育引導,著力提高青年養育子女的能力預期和生育主動性。
會議原則通過由市衛健委提出的《常州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常州市普惠托育服務三年行動方案》,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按規定程序做好后續工作。
七、會議審議了《關于全面提升常州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實施意見》
會議原則通過由市發改委提出的《關于全面提升常州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實施意見》,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提請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
八、會議審議了《常州市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若干措施》
會議原則通過由市發改委提出的《常州市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若干措施》,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后下發實施。
九、會議審議了《常州市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辦法(草案)》
會議原則通過由市市場監管局提出《常州市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辦法(草案)》,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后下發實施。
十、會議聽取了關于常州市2022年1-9月份預算執行情況及市級預算調整方案的報告
會議原則通過由市財政局提出的關于常州市2022年1-9月份預算執行情況及市級預算調整方案,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出 席:盛 蕾 李 林 桓 恒 狄志強 于貴平
徐華勤 夏思軍 蔣鵬舉 承濤
列 席:黃建德 李文光 汪曉東 司馬雙龍 石江水
曹建中 陳 峰 戴旭光 嚴小倩 芮云峰
李春婷 莫千仁 趙海青 余小麗 唐家中
朱 巖 石旭涌 張凱奇 李超鯤 丁 一
楊 琪 孫潔茹 潘冬鈴 梅向東 李 磊
嚴德群 張 強 錢旭健 陳躍峰 管 華
王竹林 賈金庚 顧曉彬 彭 峻 吳建榮
薛 曄 李建新 李曇云 韓雪琴 何小茜
吳建坤 徐 萍 王文卓 吳小華 吳 煜
劉 敏 樊良生 張秋冬 張永強 王偉明
劉志鋒 王 紅 胡庚松
市人大代表:喬 森 陳 凱
市政協委員:施國榮 肖 祥
主 持:盛 蕾
記 錄:高 翔 王 倜
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整理
2022年10月30日
?。ù思糠止_)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