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11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曲福田帶隊來常,就《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九云,副市長桓恒、狄志強陪同。
檢查組實地檢查了金壇區指前鎮數字化漁場養殖生態化改造、金壇區柚山村長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溧陽市長蕩湖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與修復、武進區滆湖塔下片區近岸帶水生態修復工程以及武進區雪堰鎮新康村農田生態化改造情況,并開展了隨機檢查。
檢查組詳細了解了“兩湖”生態綜合治理網圍整治、面源污染治理、生態修復保護、安全能力建設、生態治理成效、濕地植物保護與修復等方面的情況。近年來,常州市開展長蕩湖、滆湖流域綜合治理,“兩湖”水質逐年改善提升,實現由生產型湖泊向生態型湖泊轉變。通過生態改造與保護,柚山村將“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實現了鄉村振興“彎道超車”。溧陽長蕩湖國家濕地公園內,原生態濕地系統得到有效提升,湖泊水域水質常年達到Ⅲ類水平,觀察記錄鳥類222種、魚類38種,生物多樣性得到有序恢復。
在指前鎮數字化漁場,檢查組考察了物聯網中心、生態凈化區、河蟹養殖生態環境小氣候觀測站等,聽取了智慧管理平臺運作、尾水凈化循環使用、河蟹品種培育等工作情況匯報;在武進區雪堰鎮新康村,檢查組察看了該村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了解到該村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生態化改造同步進行,2500畝農田均設置了攔截溝,確保農業用水不直接排入太湖。檢查組指出,綠色就是生產力,保護好生態是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新康村的實踐非常有意義,為全省提供了好的經驗。
曲福田指出,開展《條例》執法檢查,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太湖治理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工作部署、推動太湖流域高質量發展、保障治太工作更好行駛在法治化軌道上的具體行動。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問題導向,加強生態保護和入湖支流污染控制,強化綜合治理,堅持依法治污、鐵腕治污,落實落細《條例》各項規定,依法助力深入打好太湖流域綜合整治攻堅戰,推動太湖生態不斷向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