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1月28日,我市召開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出臺了《關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常州市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政策措施》,旨在進一步加大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與保障力度,以及精準招引高端重大項目,加速建設更高能級的“新能源之都”。為全面推進“532”發展戰略,助力我市打造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實現2025年新能源產業規模、資本市場市值“兩個超萬億”的奮斗目標,結合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實際,市人社局制定了15條政策舉措。
二、主要內容
文件主要圍繞滿足新能源領域企業的資金需求、人才需求、創新需求、辦事需求、發展需求等方面展開,進一步提高人社服務的精準度和實效性。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一是降費率。對新能源領域企業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全面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二是減成本。落實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政策和女職工產假期間社保補貼政策,為新能源領域企業量身定做工時制度。三是擴融資。深化落實“蘇崗貸”項目,持續激發新能源企業生產活力。
優化人才資源供給。一是強化用工保障。設立人力資源服務專員,舉辦新能源行業專場招聘會和直播帶崗活動。二是推進就業見習。擴大新能源領域企業就業見習規模,組織不少于2000名青年到新能源領域企業參加見習。三是集聚各類英才。開展新能源產業人才招引活動,推進緊缺人才崗位發布和緊缺人才目錄編制工作,推動高層次人才向新能源產業流動。四是創造良好生態。開展“龍城英才計劃”創業企業資助獎勵工作,鼓勵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注入產業發展動能。一是強化技能培訓。制定新能源領域技能人才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加快培育新能源領域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首席技師,開展新能源領域技能人才比武活動。二是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新能源課程體系研發,加快建設重點專業群。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三是暢通職業通道。增加職業技能認定試點企業,開展社會化技能評價。暢通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評審通道。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是防風險。深化實施新能源領域全供應鏈協同工傷預防項目,有效降低工傷事故發生率。二是促和諧。深入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為100家新能源領域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用工體檢,幫助50家以上企業健全勞資矛盾內部預防和調解制度。三是優服務。下沉新能源領域企業高頻次經辦業務,完善新能源領域人社改革措施及時公開和推送機制,推廣人社服務“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一件事一次辦”場景應用。
營造良好發展氛圍。一是鼓勵激勵。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對新能源研發高層次人才實行年薪制、項目工資制。在創建示范評比表彰活動中,對推動“新能源之都”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適當傾斜。二是先鋒引領。構建“企業吹哨、黨員報到、企業點單、黨員接單”服務機制。鼓勵人社干部投身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設主戰場,選派年輕干部在一線淬煉成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